他用最笨的方法学习前辈,却收获了最大的“自生长”
图丨邵小花卷
教育者应比受教育者更可教。最好的教育是自教育。最好的自教育是自生长,就像路边或幽谷的一朵小花,不因无人而不芳。你若盛开,蝴蝶自来。
我是一名普通的初中语文老师,语文人是我珍视呵护的别称。近十四载的语文课堂,语文化了我三十六年的短暂人生。我过往的全部课堂,只为给语文“正名”,只为回答或逼近语文的学科性质、目的任务、使命担当。
◐
观千剑而后识器,悟百课而后成长
自2017年开始,我遇到了属于自己的语文学习自生长路径:“张宏悟课”和“张宏讲课”。
所谓“张宏悟课”,是指我主要依托王荣生、郑桂华教授编著的《语文教育研究大系》(中学教学卷和小学教学卷),认真咀读研读“那一代语文人”(于漪、钱梦龙先生那代人)名家课例,向老一辈语文人借智借力,锤炼语文教艺,汲取语文智慧。
所谓“张宏讲课”,是指“博采众长,厚积薄发”,“学习名家,建构自己”的课堂输出,是我抽象继承名家课堂教学艺术,语文教学思想之后积累的自己的课堂作品。
观千剑而后识器,悟百课而后成长。所谓好课的样子,好课的标准,非要在你“阅好课无数”,至少也要“阅百课”之后,才能逐步明确、明晰起来。这就是“张宏悟课”自生长的缘起。
◐
是“是”非“非”,学而不唯
张宏悟课,历经两个阶段。一是“发掘优点,汲取营养”的起始阶段。一是“是其是,非其非”的扬弃式审辨吸收阶段。
拿第一个阶段说,我秉承面对名家课例,努力体悟优点,榨干可取营养。向名家课例与专家评议文字借智借力,更新自我的语文认知观,课堂教学观。
阶段一例证如下。
当我悟读钱梦龙先生执教的经典课例《死海不死》时,我体悟到:钱老导读法的精髓在“善问”,钱先生是“善问”的高手。
▲ 部分读书笔记
从这个课例看,钱先生无疑是擅长“巧问”“妙问”的。具言之,怎么问?我的悟读发现:猜问以导课;直问以求解(设问);追问以导学;故问以励学(也可称“讨问”):补问以善学;细问以善思;曲问以活学;试问以活课;反问以深思;评问以互动;深问以走心(也可叫“多问”);助问以助思;大问以结课。钱老教学艺术,如果以问来看,那就是“善问以导读”。
当我悟读陈钟樑先生执教的经典课例《人类的出现》时,我暗自惊叹:陈先生的这一课,从外看,教得高效,教得实在,教得轻松。
读完让人叹服!从内视,是因为先生有自己清晰的语文本体认知,先生有自己对“语文是什么,语文要做什么”的深刻理解。
具言之,本文设计,先生没有陷入过于具体琐碎的人类进化的内容知识里,而是始终站在语文学科教学的专业立场角度审视设计,先生不侧重教“课文的内容”,而侧重教“课文的形式”,对于本文,先生定位教“作者的思维形式”,即“文章行文方式”,而后就所教的达成目标,具体开发基于这一课,这一群学生的“学科教学内容”,即教好文中“说明里的概括”,用课例评议李海林先生的说法,就是智慧地做到将“学科知识”转化为“学科教学知识”。
当我悟读郑桂华老师执教的经典课例《安塞腰鼓》时,我这样评价:她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优势,那就是不断用理论视角矫正教学的理性方向;再用实践的沃土随时转化理论,使其实践化,可感化,具体化。
郑老师的这一课,是我心中的好课,她上得对更上得好。比如说上对这一点。不妨看看她这节课教了什么?即她的教学内容选定。
她教了四个问题——学生对安塞腰鼓的听读、阅读感受——找寻体现这些感受的文本语句——发现这些语句的特征(即为什么是他们,给予你如此感受背后的学理性依据)——感受、感情与言语表达形式的关系。
王尚文先生,吴格明教授也都认为语文是教“语言形式”的课,要研究“文何以载道”“言何以传情”,这在歌德那里被称之是少数人才能掌握的秘密。郑老师的教学流程,从起点到终点的流向,无非是要流向这个秘密,她懂歌德,懂吴格明先生,懂王尚文先生,他们懂语文。
就在我“全力汲取”,几近“照单全收”的悟读的第一阶段过程中,苏州陈兴才老师的一番建议,给了我悟读提升,走向质的飞跃的转机契机。
他说:“最近,你读名师名家课堂、著作,吸收很多。如尽快能发现他们的文和课中有平庸、一般或是不太妥当之处,会有质的飞跃”。
读到陈老师的建议,我倍感鼓舞,其实,同样的建议,大理大学的汲安庆教授也给过我。我这样回复陈老师:“我明白,这是更高的站位与眼光。不过,在我力量不足之前,我还是先遵从陈平原教授的读书建议:先鉴赏,后批评”。
陈老师耐心地帮我打消认知顾虑:“陈教授的话是总体而论,或者说是品格,而不等于具体的学习行为,学习、鉴赏本就是不断辨析、评估的”。
就这样,我的悟课小心翼翼、跌跌撞撞地由几近“满眼是好”的第一阶段走进了“是其是,非其非”的第二阶段。
阶段二例证如下。
当我悟读张富先生执教的经典课例《理想的阶梯》时,我以“跳摘桃子可以,跳出时代难矣”为题,辩证地谈了自己的观课与悟读。
▲ 部分读书笔记
“张富老师的长处、贡献,是对学生的激发,潜能开掘,教学的组织管理上,在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上。”
“张老师探索贡献较多,需要继承光大。比如他的课型划分——‘学课’与‘习课’,比如他的‘提问文’(老师连问)与‘答问文’(学生连答),这两个概念的提出及对应的教学实践,其实是适合自读课文的自读教学法。”
然而,以挑剔的眼光审视看:“张老师的问题设计中规中矩,紧扣议论文的结构设问,论点论据的确立、寻找、辨析都一应具有。现在问题在哪里,没有教出教师解读的独特性,这一课的独特性,也没有对语文本体的深刻认知做学理支撑,设想这篇文字由陈钟樑先生施教,估计会别有洞天。”
“张老师帮着学生跳摘“桃子”,功不可没;但张老师终究没有超越(跳出)那个时代的局限,需要客观正视,这是黄伟老师课例评议的评判,也是我悟课时的鲜明感受。”
当我悟读李镇西老师的经典课例《致女儿的信》时,我以“试着与文本相处一会儿”为题,表达了我和李老师就本课而言的商榷性意见。
关于这一课的亮点、可取处,我的看法是“李老师的课,哪里有他的个人风采或是个人标签呢?就是他的语文生活化的切入,阐述。
比如他舍得时间成本用以聆听同为十四岁的学生对爱情的懵懂、思考,聆听中国父母有别于苏霍姆林斯基的解答。
比如他在情之所至,不能自已时分,和学生一起哼唱《最浪漫的事》。”
▲ 部分读书笔记
“不是所有的单刀直入,不蔓不枝,才是对文本最大的尊重,才是对文本的不抛离。讲讲、聊聊貌似不关乎文本的文本外生活,在话题相关,主题相关,体验相关、相近、相同时,文本外与文本内就暂时消除了隔阂与界限,每一个文本里都深藏着无数他人的呼吸与表情。”
一分为二,这堂课的商榷之处何在?“李海林先生的评议意见里还反复提及李老师的“语文生活化和语文化”是有一些隔离的。依我的理解,李老师存在不能“沉入文本”“与文本相处一会儿”的着急,急着聆听学生的感受、不同看法等,有有意无意抛下文本的倾向,这是李海林先生的看法,我有近似感觉,不如李海林先生明显。”
“李海林先生认为‘语文生活化’不是‘生活+语文’,而是‘语文本身的生活品质’。简单说,读文本就是读生活,要始终在读文本的同时回到生活,不跳出文本,不远离生活。”
如果说更多地肯定、汲取需要悟读者的学术眼力,那么,审辩地扬弃,则不仅需要深厚学识,更需要一种“君子之争,和而不同”的学术真诚与勇气。我深知:迈向第二阶段的悟课,是我成长的必经之途。
◐
化育自己,重塑“课相”
学习一定是有阶段和层次之分的。起始阶段的学习,更多是“吸收输入”,然而,过了起始阶段,如果还是学而不化,站在了巨人和先辈的肩上,却没有站得高,望得远,没能化育自己,建构自己,因悟读名家课例而改变自己的“课品课相”,那样的学习,着实意义不大。
一言以蔽之:“学习别人,是为了更好地建设自己”。这便有了我的自生长的第二个齐驱并进的路径—“张宏讲课”的应运而生。同样,例举如下。
比如,因悟读陈钟樑先生的《人类的出现》,我对教学内容的选定,尤其是“学科内容”与“学科教学内容”的关系,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精准把握。据此,我以“该教的与最该教的”为题,设计了《周亚夫军细柳》的教学思路。
《周亚夫军细柳》教学思路简录于此。
研读文本,确定教学内容。这篇文章最该教什么?先说该教的,后说最该教的。
该教的——
1.朗读:我教两句人物语言的练读,男生读好“先驱曰:天子且至!”(读出威风八面);女生读“军中闻将军令,不闻天子之诏书”(淡定而读,灭他威风)。
2.教字词关注,比如“文帝、上、皇帝”称谓的使用场景,发现“文帝”使用现于首尾两段,读出这是史学家史家叙写的角度。
3.教人物刻画手法:对比与正侧结合。
4.教第一段的“好的叙述语言”:体悟好的叙述语言的标准:完整、清楚、简洁。换言之:该有的都有,不该有的都没有。以此审视第一段,悟悟“好的叙述语言当如是”。
最该教的——
本文的“篇性视角”,以上姑且视为“类性视角”。就教好一个东西,主问题理解品析“此真将军矣!”
这个主问题,在于带着学生研读好皇帝见到周亚夫军的“不易”,即“情节六奇”,从“天子先驱不得入”之“一奇”梳理起。
不得不说这个历史事件,应确有其事,但历史细节真实性的逐一考证则难说,这恐怕就关乎文学性所在,文学地细节加工,细节丰满,然而你读而不觉疑,这就是因为其遵照遵从了事件、人物、主旨、事理、情理应有的逻辑发展。
比如因悟读钱梦龙先生的“曲问”之法,我以“记在前,游在后”为题,设计了《记承天寺夜游》一课思路,尤其是巧设了该课的随文学言环节。
《记承天寺夜游》一课“曲问” 式“随文学言”设计简录于此。
比如,我问了学生如下问题——
1.苏轼当晚的夜游是一个人吗?学生齐答“和张怀民”,我说如果我没看到“张怀民”呢,能不能照旧可以知道,仍是两人同游呢?一生回答“相与”。好,积累下“相与”的意思。
2.苏轼当晚夜游临走前,猜猜看,他有时间认真地环视屋子一周,关好门窗吗?这个问题乍一看,滑稽了,甚或游离文本了,然细细想想,文本是有回答的,“当然没有时间”,原文说“欣然起行”,这里的“起行”是两个连续性的、短暂行为动词,换言之,这里是“一起来就走”,而非“欣然起坐,无何,坐后乃行”。这个问题有研读价值吗?有,联系上一句“月色入户”看,苏轼既“多情”,又“率性”。月色有邀,欣然应邀,多情使然;起来就走,说走就走,率性是也。这关乎你对苏轼形象的初把握,言辞之间尽显,读者岂可“滑行式阅读”?
类似的问题,我还问了“苏轼无与为乐时,第一时间想到的人是谁?是怀民。哦?追问:怎么知晓是“第一时间想到”?“遂”。这第一时间对于理解文本重要吗?重要,第一时间想到的人不一般,于常情常理,都是关系密切的人,看看注释,恍然大悟,同是天涯沦落人嘛!
比如因悟读郑桂华老师的《安塞腰鼓》,我对“揭秘言语形式的秘密”感悟更多,也更能够自觉地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的技巧、智慧。据此,我以“以书教之,更要以人教之”为题设计了《白杨礼赞》的反常规教学思路。
《白杨礼赞》的反常规教学思路简录于此。
这一课,我的真实备课心理是初读无感,确切说颇有几分“不适感”。于是,复读之。突然,我发现了自己那么“不喜欢”的语句,即第七段的“四个难道”和第八段的“两个象征”。我抗拒如此“粗暴的抒情”,换言之,抒情的简单化处理。
“两个象征”承接“四个难道”,一次次强化白杨树的“象征义”,从读者的阅读心理,审美期待上,我觉得这些文字不美,因为太“直”了,太“露”了,够了,够了。能不能“隐一隐”“藏一藏”,难道不这么“难道”,就没有其他的言说方式吗?
这样的备课“不适感”,让我竟然找到了这一课的独特的拔高点——“猜猜看,老师读这一课,竟有很不喜欢的语句”,“你们猜的出,会是哪些语句吗?”课堂上过了一个孩子,第二个孩子便说到了,说到了“四个难道”,继而,我引导他们努力找出支撑“老师不喜欢”的理由,我当然还做了一点顺势的铺垫,我说“这样的文字,有悖我对好的散文的审美标准”。
而经由不喜欢的语句出发,让学生悟读作者何以如此选择,学生竟谈出了诸多真知灼见:受众对象的因素、写作目的的因素等等。这样的反常规,实则是反向利用了教者、读者的言语形式感的阅读反应。
因悟课而重塑自己的课品课相的例子还有很多,择机再叙。
中国的语文教学,继承之责先于创新之举。中国的语文教育,家底殷实,家有万贯,待膝下有子。这便是我自生长路径“张宏悟课”的大的背景与真实缘起。
是“是”非“非”,学而不唯。祛魅祛弊,审辩扬弃,这是“张宏悟课”新的阶段,是我走向独立思考,步上新的发展期的必由之路。
化育自己,重塑“课相”,是我的终极追求,心向往之。
速成速朽。我愿稳扎稳打,奋力前行在语文教学的路上。
- END -
本文为作者原创,转载请联系授权
作者丨宝鸡高新第一中学 张宏
编辑丨田佩
星教师投稿邮箱
xingjiaoshi@dett.com
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
点击图片,或“阅读原文”,一键报名